摘要:汉源县志(民国版)·古迹志:八景邛崃霁雪 县北邛崃山秋冬积雪盛夏方解,每值晴霁时望之如玉山,如瑶圃,唐人有句云,山雪照窗明,信不虚也。大渡晴波 大渡河波涛汹涌每晴明时,一波未平一波复起,如拖匹练,如挂白虹,古诗云,粼粼生白波,又云银涛雪浪犹未足拟也。风洞涛声 方舆胜览黎州白崖山有风穴,穴巨如井,四围流津如汗,间有气出,腾空如白云须臾风起,怒号如雷鸣,旧志云,每舞未初,白云蓬蓬从穴出风继起作万雷鸣,
邛崃霁雪 县北邛崃山秋冬积雪盛夏方解,每值晴霁时望之如玉山,如瑶圃,唐人有句云,山雪照窗明,信不虚也。
大渡晴波 大渡河波涛汹涌每晴明时,一波未平一波复起,如拖匹练,如挂白虹,古诗云,粼粼生白波,又云银涛雪浪犹未足拟也。
风洞涛声 方舆胜览黎州白崖山有风穴,穴巨如井,四围流津如汗,间有气出,腾空如白云须臾风起,怒号如雷鸣,旧志云,每舞未初,白云蓬蓬从穴出风继起作万雷鸣,冬春尤甚,有司岁以时祭之,邑令洪寿山有句云,洞风声挟怒涛来,即此谓也。
汉源春色 汉源街一带气候温和,得春较早,每二月时,林木阴翳繁花细草特饶旖旎。幽情逸致不亚于锦江春色也。
鸡冠朝艳 旧志鸡冠山每旭日初升,颓阳返景其赤霞环绕,山颤颤如鸡帻胜景。
玉渊灵泉 城东川主岗有玉渊池,方广丈许,泉自石罅中流出四时不竭,清洁异常,城中官吏每用此水煮茶,方以成都薛涛井,有过之无不及也。
龙池夜月 城东太皇山下有龙池,池中常见月圆满如中秋,然谛视之则不见,奇观也。
海棠书灯 旧志北关外五里许,唐韦皋建有海棠书院,宋明以来,邑人往往见灯光隐约今无。
雅州府志载邑八景诗 得五首失名
大渡晴波 玉斧当直画界,金渡近日浮烟,一舸中流迅发,体夸急箭离弦。
汉源春色 大块文章假我,地边光景时新,夺目争妍桃李,风和万户皆春。
鸡冠朝艳 屏列鸡冠似秀,起看万片霞飞,绛帻鸡人报晓,况当旭日晖晖。
玉渊灵泉 化鲤化龙纪异,一泓清水堪夸,香冽祈求有应,至今泽遍桑麻。
海棠书灯 故院萧萧风雨,年来犹放奇花,掩映一灯林里,几疑天上仙家。
清邑学博杨 楫八景诗
邛崃霁雪 千秋积雪压邛崃,万里罡风吹不开,绝塞西当银世界,筹边东拓玉楼台,盘头不减清松影,岭外谁招白鹤来,我忆当年行部处,苍茫云海共徘徊。
大渡晴波 忠武先生昔渡泸,尘烟荡尽瑞烟铺,千年浪尽天抒锦,一色清和水媚珠,画浆浅摇波底月,仙槎深泛镜中图,知津妙接春光霭,比到瀛洲似也无。
风洞涛声 沈黎无日不风声,鼓荡机从谷口生,十里坡前云出岫,三秋月后岁陈牲,新涛入耳排山涌,古洞含烟拔海倾,但愿年年凝淑气,祥和广被四时清。
汉源春色 十分春色汉源乡,水秀山明锁艳阳,桃李笑含新雨露,燕莺争唱旧晴光,桥题翥凤星云灿,院拟崇文翰墨香,民物殷繁多士集,兰亭愿共引流觞。
鸡冠朝艳 嶂迭鸡头耸大观,朝霞日日映斑谰,形如宛颈晨烟俣,艳逗长春晓露寒,一幅丹图悬峭壁,千寻匹练挂雄冠,黎人不必多猜凝,瑞献南山寿域宽。
玉渊灵泉 玉液分明酿玉渊,清溪城外饮灵泉,千秋醴酪其神也,一掬甘泉若冷然,脉引崃山通凤髓,精回洁水泛龙涎,此中定有丹砂在,欲问当年方海仙。
龙池夜月 古寺方塘一鉴空,光合夜月转让鸿蒙,偷窥兔魄孤轮白,借照龙鳞万点红,汉斗都归形色外,盈亏不计三五中,为因神物戏烧尾,卷起烟云锁桂宫。
海棠书院 七纵桥西古碧池,仙灯高挂海棠枝,荧荧绿水三更澈,点点红妆五夜宜,射斗光应辉相岭,燃藜彩七映书帷,流萤渔火休相杂,好玩名花补杜诗。
邑拔贡张应台八景诗
邛崃霁雪 皑皑瑞雪压邛崃,几度罡风吹不开,岭外晴烘迷白鹤,关前冻解湿苍苔,三千界里银为面,廿四盘玉作堆,强虏于今惊死未,甲戈景观视费凝猜。
大渡晴波 渡头日影渡前波,一样空明匹练拖,皮艇两三人恰受,蛮商络绎牛同过,晶辉此际横铺岸,玉斧当年画断河,倘使汉源槎再泛,鸣榔好和天马歌。
风洞涛声 不是怒涛入夜号,偏教洞口故颾颾,寒飚俨挟钱王怒,狂吹时含胥母豪,云起蓬蓬占鼓铸,礼修岁岁祀牲牢,广陵八月何须异,避瘴当思刺史劳。
汉源春色 输与富林早报春,汉源春到更增新,西方南风雨阳和占,中外山川翠黛皴,杨柳青时花作郭,海棠红处水为邻,愁来欲说凭谁说,调熟声圆鹦鹉驯。
鸡冠朝艳 全身不露露鸡冠,几作筹人报春看,绎帻红绯临水逦,崐冈瑶圃照人寒,彩霞淡抹晴锺纽,旭日遥烘雨佛坛,况复龙池饶夜刘,一轮明有正流丸。
玉渊灵泉 竞夸灵地酿灵泉,玉液濴洄古寺前,梵宇音流琼汁润,龙池月浸水晶圆,易名谁识宇文意,建院难逢薛绂贤,为问唐僧何处所。芳馨一掬冷然。
龙池夜月 只道月从海上生,那知池外瑞华明,蟾光冷逼书灯火,兔魄凉争霁雪清,风雨神奇枬两树,袈裟照耀影三更,者番料得广寒近,不让峨眉擅胜名。
海棠书院 是谁夜读效偷光,灯影荧荧傍海棠,锦露迷离香国丽,银花灼烁短檠凉,依稀红衬芙蓉艳,果否青竹汗行,种树凿池人已香,只今谁念韦南康。
邑举人马世勋八景诗
邛崃霁雪 蜀上南来数此峰,峰头雪积数条封,爱他旭日曈曈候,银海分明眼底逢。
大渡晴波 江环大渡界蛮荒,玉斧画河庙算长,天限华夷真绝堑,波平浪息漾晴光。
风洞涛声 琤瑽淜澎响山腰,云起蓬蓬洞口遥,不是广陵秋涨急,飞廉怒发正鸣条。
汉源春色 岭峻从知春到迟,汉源偏觉丽华滋,休夸锦里风光好,邛竹青青二月时。
鸡冠朝艳 晓来挂笏坐鸡冠,雨佛晴钟拥翠峦,自是朝阳助山色,黎民莫作赤城看。
玉渊灵泉 灵湫一掬正冷然,灿玉赐名郡守贤,找把蒙茶和雪煮,芳香犹胜白云泉。
龙池夜月 寺外池塘漾水光,寺前月光几如霜,坟盘倒挂圆如镜,点到波心珠影凉。
键接:
今人解读[清邑八景]
汉源春色:指九襄景色。旧时汉源街一带气候温和得春较早,每年农历二月时,林木荫翳,繁花细草特饶旖旎,幽情逸致不亚于锦江春声。有诗云:十分春色汉源乡,水秀山明锁艳阳。桃李笑含新雨露,燕莺争唱旧晴光。桥题翥凤星云灿,院拟崇文翰墨香。民物殷繁多士集,兰亭愿共引流觞。为汉源八景之一。传说蜀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,翻过大相岭时,遥望九襄坝子的田野平畴,由衷感叹“天下绝收此地半收,天下大乱,此地无忧!”赞的正是九襄的物华天宝,沃野千里。
鸡冠朝艳:后域乡境西的鸡冠山,山体高峻,山脊海拔在3200米以上,主峰海拔3640米,峰峦嵯峨,危崖陡峭。每当旭日东升,夕阳返景时,从九襄西望,山体半轮,峰巅凹凸微颤,酷似鸡冠,故名鸡冠朝艳。境内麓坡上的铜钟、卧僧二峰,可示晴雨,故有晴钟雨和尚之称,为汉源八景之二。诗云:嶂叠鸡头耸大观,朝霞日日映斑斓。形如宛颈晨烟合,艳逗长春晓露寒。一幅丹图悬峭壁,千寻匹练挂雄冠。黎人不必多猜拟,瑞献南山寿域宽。屏列鸡冠似绣,绛帻鸡人报晓。起秀万片霞飞,沉当旭日朝晖。
海堂书灯:在旧清溪县城北五里许的海棠书院内,院内一海棠池,环池皆海棠,旧为游宴之地。旧县志载唐韦皋御南诏时于县北五里许凿海棠池,环植海棠芙蓉百余株,构摇香亭于其中,春秋暇日宴宾朋于此,红云香雾填塞街衢,世称小香国。案自宋以来院与池俱废没,而邑人犹往往遥见灯光,故名海棠书灯,为汉源八景之三。
玉渊灵泉:旧清溪县城东川主岗有玉渊池。方广丈许,泉水自石罅中流出,四时不竭,清洁异常,城中官吏,每用此水烹茶,方以成都薛涛井,有过之无不及也。诗云:玉液分明酿玉渊,清溪城外饮灵泉。千秋醴骆其神也,一掬甘泉若泠然。脉引崃山通风髓,精回洁水泛龙涎。此中定有丹砂在,欲问当年方海仙。灵湫一掬正冷然,灿玉赐名郡守贤,试把蒙茶和雪煮,芳香尤胜白云泉。为汉源八景之四。
风洞涛声:指建黎乡风洞山下的石灰岩溶洞。溶洞深不可测,清泉潺潺,彩石荧荧。每值日中,风雾自洞中出,涛声如琴音,故有风洞涛声之美名。为汉源八景之五。诗云:沈黎无日不风声,鼓荡机从谷口生。十里坡前云出岫,三秋月后岁陈牲。新涛入耳燕山涌,古洞含烟拨海倾。但愿年年凝淑气,祥和广被四时清。澎响山腰,云起蓬蓬洞口遥。不是广陵秋涨急,飞帘怒发正鸣条。洞分内外两进,洞内寒气砭骨。外洞顶部周长约50米,底宽约10米。洞内每天午末未初,白云即蓬蓬从洞口出,随着冷风即至,初时犹小,越吹越大,屋瓦雷鸣,势若波涛,冬春尤甚,号曰:“黎风”。清人张维斗有黎风诗云:“山根石窦断岩西,传是飞廉素所栖;夜半忽闻狂吹发,恍疑瀑布下前溪。”列为汉源旧八景之一的“风洞涛声”。洞内尚有残碑3通,字迹剥落,洞外有风神庙,解放前,历任知县,皆要按时祭祀,为民祈丰收。今已倾圯,有半截断碣,没荒烟蔓草中。
大渡晴波:大渡河波涛汹涌,每晴明时,从大树龙塘山顶下瞰大渡河,只见河水一波未平一波复起,如拖匹练,如挂白虹。古诗云:粼粼生百波,银涛雪流犹未足拟也。为汉源八波之六。景在过去的青富乡的、大树镇一带。大渡河在四川省中部偏西,古称铜河,泸河,又称涐水,沫水。其流经青富,大树等地,河床宽阔,水势平缓。晴朗之时,波光浩渺,一波未平,一波复起,似金蛇狂舞,又似银鱼游动,闪闪灼灼,夺人耳目。
邛崃霁雪:指大相岭雪景(大相岭古名邛崃山,亦名邛笮山)。大相岭秋冬积雪,盛夏方解,每值晴霁时望之如玉山,如瑶圃。唐人有句云:山雪照窗明。清人杨楫诗云:千秋积雪压邛崃,万里罡风吹不开,绝塞西当银世界,筹边东拓玉楼台。盘头不减青松影,岭外谁招白鹤来。我忆当年行部处,苍茫云海共徘徊。为汉源八景之七。据《清溪县志》载:“县北邛崃山,秋冬积雪盛夏方解,每值晴霁时,望之如玉山,如瑶圃。”邛崃山,古称邛笮山,为邛人(汉人)笮人(彝人)的界山。《山海经》称崃山。《华阳国志》称长岭。相传为纪念诸葛亮南征住此而命名为相公岭。大相岭山高险峻,人烟稀少,秋冬常常冰封雪盖,远远望去,白茫茫一片,阳光照在雪山上,宛如银甲卧龙,美不胜收。尤是盛夏季节,晴朗天气,早晚都能观到积雪胜景,极为壮观。
龙池夜月:指双溪乡境内大相岭主峰背后山西麓的龙池,风物奇异,旧时建有兰若寺,池中月影时隐时现,谓之龙池夜月。诗云:古寺方塘一鉴空,光含夜月转鸿蒙。偷窥兔魄孤轮白,借照龙鳞万点红。汉斗都归形色外,盈亏不计三五中。为因神物绕烧尾,卷起烟云锁桂宫。池畔有两棵“’风雨’楠树,触之,风雨立至,疑为神物,今无。